小红书热门长笔记: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整理过课堂笔记,但是很遗憾,据笔者调查90%以上的同学其实不会做课堂笔记,典型的有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类型:老师的录音机,很多学生只记不听,成为老师的录音机。

  第二类型:老师课堂的板书,全班一样。

  第三类型:课堂笔记记到了书上,也是很不好的课堂笔记。

“书要越学越薄的”打个比方,书是原材料,课堂笔记是半成品,课堂笔记要比书薄。我们用什么做复习呢?就是课堂笔记。试验表明:用书做复习工具,做完单科复习要20分钟;用课堂笔记做复习工具,每天只需8分钟,这就是学习效率的提高。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记笔记的目的

1.记忆

记笔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再次加深对内容的记忆。古人所说“手抄一遍,胜读十遍”不是没有道理的。

2.复习

笔记记下的都是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课本浓缩后的精华,复习时可以提高效率。

3.加深理解

做笔记时,眼睛在看,大脑在想,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集中注意力

做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防止走神。(提醒:与此同时,孩子应该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笔记要记什么

✍ 记知识点的框架

上课时间比较紧,如果没办法及时做记录,建议孩子先听老师讲,然后记录老师的纲要部分和重点部分,这样知识体系一目了然,其他部分等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其他同学的笔记做补充,再巩固一遍。

✍ 记思维

记笔记,如果仅仅是把老师黑板上的板书抄一遍,效果很差。尤其是数学,重要的是老师在推导某一个公式时候的思路,以及老师解题的小技巧。

✍记重难点和易错点

记笔记时,需要对笔记的内容分层,将其中的难点和易错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

✍记补充点

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还会有很多延伸的知识,需要孩子注意学习和掌握。

✍记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记笔记最好的模式是——每一节知识点都有自己的总结,最好能梳理出有关单元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记笔记的误区

▐ 误区1:笔记就是抄板书

记笔记并不是照着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地抄下来,笔记是知识点的浓缩。

▐ 误区2:笔记从不回顾

做笔记是为了以后复习回顾,笔记一定要多翻多看。

▐ 误区3:笔记不做更新

笔记应该在后续的复习和巩固中,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点。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课堂笔记技术要求

1. 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 用词、用语要简洁,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 做笔记时写字要快,记录的知识点较多时,字迹要求不要太高,自己能看清就行。

4. 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在书上批注。

5. 用便利贴随时准备记录灵感,整理成型后及时补充到笔记本上。

6.切忌抄别人的笔记

 有的学生比较懒,自己在课堂上不愿做笔记,下了课去抄别人的笔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不利于锻炼自己的总结综合能力。只有自己做笔记才会有学习效果和意义。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高效记笔记的可行性的方法不管哪个年级,很多学生可能都会面临一个困扰——如何“做高质量笔记”,提升学习效率。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但经常被严重忽略和低估的能力。

记好笔记,课堂效率翻倍,极大地帮助孩子课后复习。如何科学记笔记?如何掌握记笔记的分寸?帮助孩子简单快速理清学习思路,让笔记随着思维“流动”,呈现“课程再现”功能。

特色的课堂笔记技术是一种整体性学习策略,将知识进行结构化,关联化,完美呈现笔记的“课程再现”功能。

传统笔记有“知识点之间无联系”“记过之后难再现”的缺点,流笔记能够完全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它将传统笔记的单纯依靠笔头功夫记文字,进阶为“思维+图+文”的形式,实现“记录+思维”“逻辑+记忆”的完整笔记效果。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实用的做学习笔记的方法。

方法一:一条主线+两遍笔记法,简称两遍法

第 一 遍:

原则:内容要完整,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听记结合,听为主,记为辅。

道具:导图思维(导图,线条,序号)

操作:管你是楷书,宋体,还是草书,只要能认清,那就OK,

无论是导图形式还是线条数字,在这个层次,内容和条理优先哦,至于字迹啥的认清就可以呢!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第 二 遍:

原则:颜值第一(这可是第二遍笔记啊)

道具:一个本本(首先要质量好,最好是活页因为好撕,剩下的就看你的财力呢)

操作:不满意就撕掉重写,还不满意再撕掉重写,不满意随便撕掉;圈圈,方框,波浪线,荧光笔,其他颜色的笔,其实你自己知道咋用。注意:敢不敢不用修正带,错了的要不撕掉,要不就用斜线划掉。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方法二: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笔记法”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笔记方法。

康奈尔笔记法覆盖了从上课时做课堂笔记、到下课后即刻整理归纳、再到之后多次循环复习的完整过程。在过去50多年以来,这个方法逐渐从康奈尔大学传到世界各地的学校,并获得了很多国内外师生的青睐。

这个笔记方法究竟该怎么做呢?

首先需要将笔记本分成三个部分,可以把这三部分总结成“右大左小下长”。右边的部分占整个页面70%的篇幅,叫“主栏”,左边的部分叫“副栏”,下方的部分叫“总结区”,这两个部分各占整个页面的15%左右。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康奈尔笔记法有一个别名叫做“5R笔记法”,这5个以“R”开头的单词分别对应了使用康奈尔笔记法的5个步骤。

第一个“R”是“record”——记录。在上课听讲时在右边的“主栏”中实时记录老师讲课的内容, 尤其要尽量多地记下这堂课的关键知识点、理论、概念等内容。这一步就是平常大家熟悉的“上课记笔记”。

第二个“R”是“reduce”——简化、简写。在下课后利用课间时间,或者在开始自习写作业之前,尽快复习上课时在主栏里记录下来的笔记内容,然后将里面最核心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以关键词、关键短语和短句的形式写在左边的副栏里。这是康奈尔笔记从课上延伸到课下的关键一步。

第三个“R”是“recite”——背诵、记诵。顾名思义,就是要进一步复习、复盘。在上课当天结束前,抽出10-15分钟时间,拿出笔记本,用手遮住主栏,只看副栏中的关键摘要,然后尽可能完整地复述一遍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第四个“R”是“reflect”——思考、回顾。这个步骤是第三步的延伸,需要把自己的听课随感和上一步复习笔记时遇到的困难、问题写在笔记本下方的总结区里。

第五个“R”是“review”——复习。在听课后的几天里,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与学习水平,每天花10分钟左右快速复习笔记。复习的时候,尽量先看副栏里的关键知识点摘要,努力回忆相关的内容,然后再回到主栏,看一遍全部的知识点和对应的细

方法三:关键字笔记法

如果自己平常实在太忙、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或者课堂节奏太快、有时来不及用康奈尔笔记法怎么办呢?

下面向大家介绍另一种方法——关键词笔记法。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核心精髓类似,就是要主观能动地去整理、提炼和反复思考课堂所学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翻开一页笔记本的空白页。其次,在笔记本的左侧或者右侧大约四分之一的位置用尺子从上往下画一条直线,将笔记本分成了两部分——四分之三的部分叫做“笔记区”,四分之一的靠边部分叫做“关键字区”。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笔记区是做课堂笔记的地方,大家可以使用平时惯用的方式,在笔记区内写上课听讲时的原始笔记。

下课后,马上回读一遍笔记区的全部内容,然后从中选出本节课的几个关键词,填进关键词区里。这些关键词,必须是这节课中的核心知识点、难点、问题点。

可以经常在记笔记后的当天晚上、第二天、当周结束前以及考试前,翻开笔记本,然后用手盖住“笔记区”,只看“关键词区”,仅仅根据关键词试着复述出笔记区的详细内容。

方法四:便利贴笔记法

相较于前面两种比较“严肃”、正式的笔记法,这里还有两种独特性高一点、劳动量小一些的做笔记方法,同样非常实用。

第一种方法叫做“便利贴笔记法”。

我们可以把便利贴笔记法看作是前面两种笔记法的辅助和补充,尤其是当同学们准备大型考试需要复习的科目数量和内容比较繁重时,比如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四六级和考研。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把这段时间需要学习或者复习巩固好的知识点以简练的语言写到便利贴纸上,再把这些写了笔记的便利贴纸贴在自己经常出入的、较为醒目的地方,比如宿舍的书桌、床头或者冰箱门上,这样每次经过的时候,便利贴笔记就会直接映入眼帘了。

方法五:录音笔记法

最后一种方面叫“录音笔记法”。

上课时,老师讲的一个知识点可能比较长,而且下分了好几个小点,可能没来得及全都记在本子上。没关系,先专心听讲,保证把核心要点都听懂,尽量用脑子先记下来,或起码知道这部分知识出现在课本的哪一页、哪一段。

下课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老师在上课时对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和课本里的内容结合起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并录成音频保存在手机上,在文件名里记得把学科、日期、相关知识点的标题标注清楚。

“录音笔记”可以在各种碎片时间里——比如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外出坐公交搭地铁的时候,随时拿出来听了,以达到反复温习的目的。

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人文社科的学科,尤其是经常需要背诵大段知识点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科目。

总之,做笔记不应该过分追求形式花哨而忽视了本质,笔记的内容永远是最重要的。

好的笔记应该是怎样的?

结语当然,还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建立有个性的学习资料体系。

 如可以分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做剖析;还可以将笔记整理为“妙题巧解”“方法点评”“易错题”等类别。

 这样坚持下来,不断扩大成果,就能克服盲点,走出误区,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序,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记笔记要耳听、眼看、脑想、手动。在听懂的前提下,对获取的知识信息通过大脑的思维,经过“选择—加工—归纳—浓缩—反馈”的过程,然后用手有重点地记录下来。

  记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在学习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达到促进我们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中国青年杂志,一招鲜 | 学霸的笔记是怎样炼成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